暗香浮动,关于一个展览的文化传承
在宏大的传统文化里,书法是厚重的代表性符号。在一个文化无比多元澎湃的大时代,以书法为原点再出发,把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承的故事,重新发掘与更新,令其生出更多丰厚缱绻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这或许是“笔墨当随时代”的最大意义与存在感。
这是穿越时空的回应。今年初,“但开风气——青岛近现代名家书法遗墨展”,以人文书卷打开另一个“百年青岛”,呈现出书法之于一座城市的价值。日前,“秦风汉韵”首届全国砖刻书法展,像书法舞台上的一束追光灯,搜索到了中国书法文化与青岛城市文化的一个高光点,从“砖刻书法”这个在大众眼中似乎较为小众和冷门的传统文化中,追寻到隐匿在历史长河中的另一度书法意象。青岛市书法家协会,也在艺术深耕以及书学视野上发挥了充满张力的重要作用,形成一座城市越来越曼妙的书法气象和文化符号。
砖刻书法的青岛之缘
砖刻书法起源于战国时期,兴盛于秦汉魏晋。青岛地区早在秦汉时期就已点燃了文明之火,秦始皇一生三次东巡,立下七处刻石,其中原址位于西海岸新区琅琊镇的琅琊台刻石举世皆知,琅琊刻石成为至今仅存的秦代标准小篆原石,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也是目前青岛地区最早的古代书法遗迹。近代书法家、篆刻家曾如此点评琅琊台石刻:“古泽渊懿,具有典漠训诰遗意……此刻一发千钧,直如麟凤。”近年来,随着砖刻书法文物的大量出土以及专家学者的重视研究,砖刻书法重新回到了公众视野,并成为书法学习的经典范本和珍贵资料。
据省书协副主席、市书协主席介绍,砖刻书法历史上有过几次重要阶段,第一次是先秦两汉时期,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第三次则是晚清民国时期。秦汉时期是砖刻书法的启蒙阶段,书法五体在此时已逐渐成熟完善,砖刻书法也在此时达到了高峰。各种砖文书体完备,工整、写意相参,官方摹印砖文与民间写意砖文相互交融,产生了许多至今仍无法超越的经典砖刻书法作品。如著名的“君子有九思”“公羊传”砖等。而魏晋时期的砖文与同时期的书法演变一样,逐渐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篆、隶、楷三种书体合一的砖文应运而生,而且随着晋室南渡致使砖刻需求量增大,现在仍有众多数量的魏晋砖文出土。晚清民国时期则是因金石学兴起,文人爱砖者众,收藏砖刻书法并考据题跋之风在文人圈里十分盛行,包括潍坊陈介祺在内的民国文人在收藏保护古砖方面不遗余力,著述颇丰。
转至近代,辛亥革命后,一批清朝的遗老遗少来青隐居,寄情笔墨,颐养天年。这批遗老遗少中不乏擅长书法之人,尤以王垿、吴郁生、刘廷琛和康有为等,声名遐迩,名重一时,书界时称为“三翰林一圣人”,他们为青岛留下了诸多珍贵墨宝与历史印记。1931年,中华书局刊印全国名家书法集,王垿、刘廷琛、吴郁生三人赫然入榜。
青岛书法家潜心研究古砖文,经过数年时间对砖刻书法展开的研究及创作,逐渐萌生了筹办砖刻书法博物馆的想法,“在青岛筹办是家乡情怀使然,由于国内此前还没有这种方向的专业博物馆,所以一旦办成就是全国首家。”自2022年起,他开始着手准备博物馆的前期立项材料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砖刻书法博物馆成立,并在青岛市书法家协会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同时开启了举办全国砖刻书法展的计划。
承前启后的文化力量
青岛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石刻文化底蕴,琅琊刻石、天柱山摩崖石刻、大泽山石刻、崂山刻石碑记等遗存甚多,于文案典籍中成篇、匠心巧手中雕琢、岁月风霜中打磨,石刻文化已然成为自然与人文的绝佳桥梁,串联起过去与当下,为青岛增添了人文历史的深厚魅力。
石刻与砖刻,在材质上同样是“老而弥坚”,在字体上同样是古朴稚拙,无疑存在着一定的相通之处。“秦风汉韵”首届全国砖刻书法展,填补了砖刻书法领域全国性展览的空白,为书法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载体和视角来接近书法和篆刻艺术。秦风汉韵与金石之气,力透纸背铿锵而出,化作一阵文化清风令岛城市民与书法爱好者如痴如醉。
“本次展览的多数作品没有在技术上纠结,而更多的是在书体上、刀法上,金石气息和秦汉古意上下工夫。使得作品有生气,耐看不俗,犹如一股清流使人感到自然亲切。”他向记者表示,目前行业内的很多作品,宛如机器批量打印制作,在技术层面上无可指摘,却失去了书法艺术的精气神,可谓是迷失了书法的本来面目。
当代的砖刻书法艺术之所以能够独具美感,离不开它的历史渊源,即秦汉时期的砖文,其文字往往顺应砖形,在形体与结构上作出适应性变化,展现出独特的装饰美感,既规范严谨又质朴灵活。
值得一提的是,汉代砖文的制作与书写者多为基层工匠,他们的文化艺术水平有限,书写较为自由,较少受到传统规矩的束缚。因此,他们在书体设计上能够融入个人审美,使得所书刻的文字充满一种自然质朴的趣味。这种差异正是民间工匠与官方书法的区别所在。尽管这些砖文没有官方书法的规范格式和程式化审美,但正是这种原始、真实的文字形态,更能让人们从中窥见汉代民间书法的真实面貌。
著名书法家此前曾对砖刻书法艺术有如此的评价:“在古砖上书丹、凿刻、拓片、题跋,是古今书法融合创新的典范,将两千年前的秦风汉韵巧妙地融入进砖刻作品中,既是对艺术模式化的反叛,也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为中国书法提供的新范式
古典与现代相融,是本次砖刻书法展评审阶段尤为看重的一点,砖刻书法作者是唯一入选全国第12届刻字展的砖刻书法作品,在作品中实现了古典与现代的高度统一。她采用的是北魏造像题记的形式。即以数块古砖以龙门造像题记形式,用现代的内容和书刻再现了似碑似砖的创作。可能是木刻作品中缺少此类题记形式,或书法黑白两色的原始感觉和金石气息,而砖刻作为其他材料恰好填补了木刻之缺憾而入选。这种创新,让其在一众木刻作品中脱颖而出。
“这也给后来参加全国刻字展的作者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首先在题材上不要与木刻重叠或相似,要利用古砖独有的金石气息和残泐特色,完成直线超越。要在书法年代感、书体过渡、金石气息等方面多动脑筋,而并非是在制作和纹饰色彩上与木刻去争一席之地。”他认为,只有那些既有传统又有新意,既古典又现代,符合传统审美的作品才能打动评委并入选。比如有些作品以金文大篆入砖则显得不伦不类,或者图案纹饰多于文字感觉本末倒置,或者书法低俗类似江湖书法,不能入选也在意料之中。不论怎样,首次全国砖刻书法展览能收到如此众多和高水平的稿件,为展览的成功举办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也为今后的砖刻书法发展,提供了十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追溯至上世纪1981年的首届全国书法展,当时的作品今天来看,整体水平虽然相对落后,但历史沧桑感和时代气息十分浓厚。假如再过去若干年,来看首届全国砖刻书法展入展作品,道理亦然。如《兰亭序》中所言“后之视今犹如今之视昔”,其历史意义和开拓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因为它将两千年前的传统书法遗存挖掘并传承,为中国书法增加了新的载体和形式,也为广大书法爱好者提供了新的学习范本和方法,也是继五种书体和篆刻、刻字之外又一种崭新的创作模式。
书法是古老的,一如传统文化的厚重悠长。书法又是年轻的,因为有一代代人的传承赓续和创新延展,于是便拥有了春风般的风华恒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