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
10年前,我有幸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等重要指示精神,既为书法界指明前进方向,也令我们倍感责任重大。10年来,广大书法工作者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正本清源、艺以弘德,在创作时代精品、开拓艺术新境、弘扬书法文化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为书法事业的繁荣兴盛夯实基础。
作为中华文化瑰宝、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艺术门类,书法不像绘画和文学作品那样直接描绘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而是以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作为交流工具的实用汉字为表现对象,既记言录史,又传情达意、焕彰神采。书法艺术所蕴藏的价值观念,不仅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来的深厚滋养,也影响、反哺着中华文化。
回望传统,历代书家留下大量佳作,成就了一座座“高峰”。新时代的书法“高峰”在哪里?与古人比还是与今人比?实实在在的依据,是历史和人民的认可度。只有心怀天下、情系人民,用心用情用功,才能创作出引发时代共鸣、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之作。新时代为书法工作者攀登“高峰”提供了良好条件和广阔空间,关键需要书法工作者将创作同民族命运、人民期待联系起来,坚守人民性、时代性、艺术性,笃行不怠,力耕不止。为引导新时代创作,近些年中国书法家协会聚焦“中国梦”时代主题,团结书界同道,先后组织以“名篇、名家、名作”为主题的“三名工程”,举办“中国力量——全国扶贫书法大展”“征程:迎接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书法大展”“全国第十三届书法篆刻展览”等,鼓励广大书法工作者贴近时代、贴近生活,抒写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在这些展览上,涌现出不少优秀之作,集中呈现了新时代书法创作的新风貌。
攀登书法“高峰”,还要在深研传统的基础上,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近年来,全国书法篆刻展览、中国书法兰亭奖评选等不断改革组织模式、优化评审机制,更加强调入选作品的人文气韵,促使书法工作者提升传统文化修养、加强书法艺术本体研究。“尚意千载——宋代书法主题展”“承续:新中国新发现书法主题大展”等展览,通过古代经典与当代创作相映照的形式,引导书法工作者鉴古知今,在植根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对书法艺术而言,缺乏创新的继承是不完整的、表面的。我在创作中也时时以“三问”鞭策自己:“耐得住寂寞吗?”“精品意识强吗?”“超越自己了吗?”我想,这是与当代书法工作者共勉的追问。从艺几十年,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坚持对传统展开“马拉松式”的学习研究,力求去创造“一厘米”的高度,可谓“垒土一厘米,毕功成老翁”。今年,我在中国美术馆以“行稳致远”为主题,展示了100余件80岁以后的新作——作品的书写内容、形式选择、表现手法等全方位求创求变,体现了我对传统艺术创新的理解。当然,个人的创造力是有限的,艺术创新永无止境。努力向上,让经典滋养自己,让作品烙上新时代的印记,是广大书法工作者的职责使命。
书法是人民大众的艺术,书法界在潜心创作的同时,积极推动文化惠民、育人、润心。比如,中国书法家协会2012年启动的大型公益书法培训——“西部书界新秀系列书法研修班”,坚持以学为本、以学养书,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人文熏陶与技法锤炼相结合中,全方位提升学员能力,历时6年为西部地区培养了千余名书法人才;2014年启动的“翰墨薪传·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师培训项目”“国学修养与书法·全国青年书法创作骨干高研班”等项目,均通过强化人才培养的方式,持续助推书法事业高质量发展。此外,《中国书法大会》等节目,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聚焦书法经典,运用情景表演、讲述等多种艺术形式和科技手段,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国书法艺术和源远流长的汉字发展史,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
书法教育扎实推进、书法理论研究持续深化、对外交流不断拓展……新时代书法艺术彰显蓬勃发展活力。从“美术与书法”正式成为一级学科,到“新时代书法教育发展论坛”等学术活动相继举办,再到教育部成立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书法的学科地位得到相应提升,大众对书法教育的关注度持续增强,书法界对书法教育与学科建设、书法教学课程与体系构建、书法教材编写等课题的探讨也更为深入。同时,书法理论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在“全国书学讨论会”“全国书法篆刻展览学术讨论会”等活动中,一批书学研究领域最新成果集中亮相,这些兼具原创性、学理性与创新性的理论成果,反映了新时代书法理论建设成效。走出去、请进来,汉字之美在国际交流中绽放。在“传承与发展——首届国际书法嘉年华”活动周期间,13场汇集中外书家作品的主题展览,让广大观众充分领略书法艺术跨越国界的魅力。“汉字之美·中国书法环球行”等项目,则通过在海外举办书法展览,不断增强书法艺术的国际传播力与影响力。
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人民奉献“高峰”之作,广大书法工作者任重道远。峰高无坦途,前行路上,还会有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书法工作者当以坚定的职业操守和艺术定力,孜孜不怠,砥砺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