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响应党的二十大“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号召, 4月22日,中央美术学院召开“凝聚央美力量 绘就时代基业”主题性美术创作动员大会,部署新时代主题性美术创作攻坚任务。院长林茂、副院长吕品晶出席会议。科研处处长于洋主持会议。
院长林茂以“凝聚央美力量 绘就时代基业”为主题讲话
副院长吕品晶作动员会说明和工作部署
会议号召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们,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中央美术学院主题性美术创作三年攻坚计划,积极响应中国文联、中国美协、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联合实施的“光辉历程 时代丹青——主题美术作品创作计划(2025-2027年)”、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中流砥柱——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等项目,热情投入到中央美术学院最新提出的“基业·山河”新时代中国重大战略基建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以“有组织艺术创作”机制为核心,创作出反映时代精神、彰显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
会议强调,主题性美术创作是美院服务国家战略的核心使命,需以跨学科、跨媒介、艺术与时代双向赋能的视野,构建“大主题、大格局、大视野”体系,围绕三大方向开展创作:
一是国家所需、美术所向,锚定主题美术创作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坐标。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迎接建党105周年、建军100周年的历史坐标上,积极响应“光辉历程 时代丹青-主题美术作品创作计划(2025-2027年)”以及“美术里的新时代” 大采风活动,聚焦百年党史、军史、新时代强军事业的伟大成就、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人民群众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等主题,挖掘“中国式现代化”的视觉表达,用艺术致敬历史、彰显新时代磅礴伟力的庄严使命。
二是走出学院、走进“基业·山河”,扎根新时代的史诗性艺术探索。在新时代文艺创作的宏大叙事中,“基业·山河”新时代中国重大战略基建主题美术创作项目,以大国基建、中华山河为载体,将家国情怀、历史文脉与时代精神深度融合,构成主题美术创作回应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实践。这一创作方向既延续了中国传统山水画的审美意蕴,融入生态文明、大国建设与科技发展议题,又通过创新表达赋予其当代性内涵,形成兼具史诗品格与人文温度的艺术范式。
三是山河为媒、基业为魂,开启从历史传承到时代使命的创作实践。明确“基业·山河”主题美术创作项目,不仅是中央美院服务国家战略的当代实践,更是其百年校史精神谱系的延续与改革开放艺术创新基因的升华。这一项目将通过艺术语言对国家重大基建成就的视觉重构,深刻体现了中央美院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使命担当与时代回应。以山河为媒、基业为魂,用艺术谱写改革开放伟大成就,展示大基建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和根基作用,构建国家基建的视觉史诗,既为历史存照,也为未来立言,创作出有时代温度的精品力作。
会议提出,中央美院将实施开展主题性美术创作的一系列保障机制,构建创作、科研、教学“全链条”共同体,推动项目联合,强化组织保障。在“基业·山河”的写生创作中,成立由校领导牵头的“主题创作指挥部”;依托科研处“有组织艺术创作”机制,研究项目的激励保障,推动“基业·山河”主题美术创作项目与中央美术学院贯彻落实的“两个行动计划”、暑期开展的自主科研创作调研的联动实施;依托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在项目的组织推动、学术保障中,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前沿问题,做好战略对接、选题孵化和质量把握,夯实理论研究与创作根基;依托研究生院,研究导师制和课程制的协同发展,推进主题性美术创作人才培育与团队建设;依托美术馆、校史馆、图书馆的作品资源和数字文献典藏,以主题美术创作的具体实践为导向,充分发挥央美百年积淀的创作学术资源。以上规划,立足顶层设计与跨部门协同推动,通过“战略引领—资源整合—制度保障”的三维联动,“三位一体”机制(选题孵化、多方联动、质量把控)和“双轮驱动”策略(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推动项目成为新时代美术创作的国家标杆。
会上,各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主题性创作的教师代表,围绕发挥主题性美术创作高扬新时代精神的历史使命主题,结合中央美术学院创作任务,就创作方向、保障机制、实施路径、学科协同、艺术表达、理论创新等议题展开了研讨。
主题创作现场